日期:2015-12-27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【头条】资深IT男亲历互联寒冬:不少人死在天使轮
今年年初,大部分的互联创业公司还在资本的狂潮中舍命狂奔,但现在,随着风投紧缩,一大批O2O公司开始倒闭,创业圈的人不得不慢下脚步想想路在何方。
这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?一位有十多年互联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给上海观察发来了他的感想。
炎夏:全都是泡沫,只一刹的花火
现在回想起来,互联创业这一波的好日子应该从2012年打车软件逐渐开始风靡算起。当时我觉得,打车软件这个东西应该会被封杀吧,但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乎我的想象。无论是滴滴还是快的,都获得了一轮轮令人眼花缭乱、瞠目结舌的投资,一开始几百万元,再到一亿元,十多亿元……这两个公司的成长过程,彻底颠覆了我以前的观念,那就是,不管盈利模式,不管如何亏本砸钱,只要找到新一轮融资就能活下去。
很快,各种互联创业的神话开始在我朋友圈中口耳相传。杭州的一家软件公司,其实只有两个水平很一般的工程师在做研发,但是公司提出了一个概念:要做小区智能化服务平台的APP。只是在概念阶段,完全没有看到产品,这个项目就已经对外宣称获得了第三轮千万级的融资。那个时候,似乎随便一个公司提出一个什么概念,就能融到几千万元。而且融资的周期也在缩短,以前三五年来一轮的融资,现在已变成一年来几轮。
用“钱多人傻”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资本界也许并不夸张。最疯狂的时候,我的一位在投资公司工作的朋友一个月看了100多个项目,几乎每个礼拜都在飞。有一次,他甚至自己把业务模式、前景都想好,钱也准备好,送到创业者面前说:“你来做这个项目吧”。
逐利的资本如同滚烫的岩浆一般到处流动,使得整个互联创业圈炙手可热。随之而来的一股自上而下的浮躁,大部分的互联公司都在舍命狂奔。公司决策层认为,我得赶紧把钱拉进来,赶紧去拓展市场,赶紧去融A轮、B轮,C轮。最重要的模式就是融资、烧钱,做地推,抢地盘,再融资、烧钱。
我看到许多拿到100万元甚至只有几十万元“种子轮”的创业者,租一个小的写字间,招七八个人,开头闭口O2O,平时参加一些论坛,在创业咖啡馆里见投资人,觉得人生很美好。青年作家蒋方舟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:感觉北京已经疯了,似乎龄超过五年,年龄低于三十,认字三千左右,英语四六级上下,知道KK,出入过媒体互联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都创业了,都去跟天使投资人喝咖啡了。这段话正是移动互联炎夏的真实写照。
很快,我们这些程序员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资本的力量。创业潮最火的时候,应届毕业生年薪在20多万元;IOS、安卓的工程师,工作一两年的月薪都敢要到2万元。
大家的选择一下子变多了,有的同事去了BAT这样的大公司,有的被一些愿意开高薪的创业公司挖走了。一家同业公司也在挖公司墙角,只要愿意去,工资加股票,比原公司翻倍。这家公司之所以底气十足,是因为刚刚在资本市场发行了几个亿的公司债。我也接到猎头的电话,告诉我如果我愿意去苏州的一家互联公司,基本工资65万元,加股票、期权总共可以拿到300万元左右。但是最终因为家人的关系我还是选择留在上海。
亲戚朋友一起吃饭总是调侃我:“赚了不少啊。”但他们很少知道行业背后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。我朋友开了一家科技公司,招了一位应届生,开的工资是4000元/月。两个月之后,我朋友觉得这个人水平能力实在太差,不值4000元,就和这位应届生解约了。一个星期后,那位应届生跑过来跟我朋友说,他进入了一家创业小公司,月薪1.2万。我朋友倒吸一口凉气,对这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千万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下属。
尽管收入增加了,但是我却隐隐有些不安。因为多年的炒股经验让我感觉正坐在一堆泡沫上。炒股泡沫即将破灭的标志是卖茶叶蛋的大妈都开始炒股了,移动互联也是一样,当按摩、美甲、剪头发、养宠物都开始做APP,其实已经预示着泡沫的破裂。
寒冬:风会带走一切短暂的轻松
我听到的泡沫破裂的第一个噼啪声应该还是打车软件。今年2月14日,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实现战略合并,这个合并背后是资本的力量。紧接着,同业合并越来越多:4月17日,58同城宣布战略入股赶集;5月22日,携程投资艺龙,成为艺龙最大股东;10月8日,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合并。这一桩桩事情勾勒出一个真相,互联业的烧钱已经到了一个极限,继续再烧下去格局也无法改变,既然如此,还不如合并垄断市场。
大公司可以抱团取暖,创业小公司怎么办呢?我的一位朋友,创业做了一个上海本地生活类APP,已经拿到天使轮,换到以前光景好的时候,都可以开始谈B轮了,但最近他告诉我,虽然见了好多投资人,A轮融资仍很困难。
还有一位北京的朋友,之前的计划是融了天使轮马上融A轮,融了A轮马上融B轮,但这样的激进策略已经不奏效了,A轮融资受阻。他有些颓然地说:先把公司营收做好吧。以前他可不管什么营收,只求把流水做好,就能融资了。
这些创业公司虽然A轮融资失败,但毕竟还有钱可烧,更多的创业公司则不得不选择结束。我的一个同学,绝对属于学霸中的学霸,本来求学工作一路顺遂,但他偏偏要辞职创业,还进入了搏杀最惨烈的餐饮O2O,一开始做得还真不错,但最终因为融不到足够金额的A轮投资也倒下了。最后一算,忙忙碌碌一整年,啥也没赚到,自己还倒贴了几十万。
以前业内有篇很火的文章叫《警惕B轮死》,我感觉现在大家是死在天使轮,A轮都拿不到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一些媒体或不明真相的群众,开始认为能融到一笔钱,就是创业成功。现在才慢慢发现事情的真相:融到一笔钱,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,能不能走出来谁也不知道。
寒冬为什么突然袭来?有的人说,因为很多基金公司在这波股灾里损失惨重。也有的人说,投资人发现互联创业公司投资回报周期长、投资回报率很低,真正上市的很少,很难退出,他们投资的热情也就慢慢减退了。
我那个一个月看100多个项目的投资人朋友也闲下来了。他说,现在投资圈里大多是只看不投。他建议,原来半年就烧光的天使轮还是慢慢花,至少要坚持到一年半到两年,因为未来的一年可能会非常寒冷。
这种寒冷已经让程序员们从黄粱一梦中醒了过来。由于大批O2O企业倒下,招聘市场上随处可见程序员的身影。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,月薪一万多元就能招到,大家也不会狮子大开口了。大公司的应届生月薪已经降到1万多,有的大公司大幅缩减校招的名额,还有的国际大公司开始裁员……
换个角度来看,泡沫被挤破是迟早的时候,价值回归是必然的结果。刺骨的寒风吹吹未必不是好事,因为这样的寒风能让人清醒,更能看清前进的方向。
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开始静下心来,细心打磨自己的产品,开始关注用户体验和盈利模式,开始深耕一个行业,以求未来被BAT收购或者与这些大公司合作。务实的态度虽然来得有些晚,但毕竟是来了。
前不久,我也离开了竞争激烈的旅游互联行业,进入了传统行业做互联+,坐久了热气球,改在地面走走,感觉还挺稳定踏实,至少我一直在前进。
(注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本文:陈抒怡 邮箱 shguancha@)
如需获取更多,请下载上海观察客户端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↓↓ 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上海观察站浏览更多